吳云青老人看弟子蘇華仁講完,他老人家繼續講道:“古往今來,中國歷朝代大聖賢,大多渴求大道,修練中華聖祖黃帝、老子秘傳內丹道功,這是千真萬確的歷史事實。”
接著,吳雲青它人將話鋒一轉:“修大道,要想成大才 ,成大器,萬萬不可固持門戶之見。一定要在修練成功大道的基礎上兼容並蓄那些經過歷史檢驗的各家各派的屬於宇宙天地人之間一流的好的修行之道。這是古往今來,中國歷朝歷代各門各派取得最大成就者的成功經驗。例如:中華聖祖黃帝,他本來貴為中華一國之君,但他為了求得大道放下帝王的架子,以一普通學子的身份,兩次不遠萬里,到崆峒山拜廣成子為師學習大道,修大道。最終修成正果。

孔夫子為了學習大道,放下自己已經成為春秋時代中國儒家大祖師,而且還身居要職,貴為魯國司寇的架子,恭恭敬敬不遠千里到周都洛陽恭身拜中國道家大祖師老子為師學大道。中國有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孔夫子平生將學大道視為生命的由衷之言。”
“中國藥王孫思邈,為了學習大道,修成大道,本人不僅學習《老子道德經》《莊子》《伏羲先天八卦》《周文王後天八卦》等道書,同時學習中醫祖典《黃帝內經》,張仲景《傷寒論》,還學習佛家經書,因此成為壽高142歲的“千古一代藥王”。根據目前發現的史料看:中國最早系統提出中國儒釋道三教合一著出《三教匯一論》的是中國藥王孫思邈。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的著名道學名家葛洪,他平生在學大道基礎上,又提出了“眾術合修”的修大道方法因而成為一代道學名家,著出了飲譽古今匯集大道、易學、佛學、醫學為一體的名著《抱樸子》。
宋初之際的中國道學家、易學、佛學、儒學、武術名家,華山陳摶老祖,他之所以成為一代大祖師,根本原因就是在修大道的基礎之上兼學:易學、佛學、儒學、武術等學問,另據《宋史陳摶傳》記載:陳摶平生與當世高人呂洞賓、麻衣道者,何昌一、譚峭、壺公等互為師友,而這些高人大多平征是以修大道為基礎,兼學易學、佛學、儒學而成為一代高師的大祖師。”
“中國金、元之際的中國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他最早創立的全真教也叫做‘三教平等會’。
中國太極拳創始人和中國武當派武術大祖師張三豐,平時也是以修大道為基礎而兼學易學、佛學、儒學、武術及名家之長,他師事華山陳摶老祖高徒火龍真人為師,是他平生學問成大才,成大器之源……”
吳雲青它人以極其崇敬的心情,語重心長地講完中國歷代大祖師修成大道成為一代大祖師的經驗後又以極其慈悲的心情,講述了他本人學大道的經驗,吳雲青老人說:我早年隨爺爺學習儒學,並在故鄉河南少林寺習練過少林武術,18歲出家為道士雲游天下學道,先後到過神州無數名山大川,歷經漫長歲月的無數坎坷,最後才在中國道家著名仙山華山、嵩山、王屋山、武當山、喬山、白雲山等名山大川和深山老林之中,三生有幸拜得年逾百歲猶童顏的丹道明師,學得宇宙間最寶貴的法寶,黃帝老子丹道秘功的全法全訣,同時學會了張三豐秘傳太極拳、太極劍。當我讀過《中國二十四史》和《道藏》,得知古來修成大道者,大多在修大道之際,同時兼學佛法禪學,於是,我又身入中國陝北青化寺學佛參禪。
“需要補充的是:中國陝北青化寺歷史十分悠久,在陝北頗負盛名。中國唐代明君李世民曾經給該寺題過匾。青化寺最大特點是大殿正中供奉老子的同時供奉佛祖如來的塑像。大殿前左側殿堂供奉太上老子的母親九天聖母和觀世音菩薩,這充分啟我們:佛道文化共容,佛道雙修是修成大道的根源和成功的捷徑。然後吳雲青它人又講述了古來有些修行人因為修行方法不當或因為固持門戶之見,而終生修大道而未修成,而且臨死執迷不悟的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