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一起,踏上南去的列車,我們此行是要去我國七大古都之首的河南省安陽市,是要去訪問一位世外高人,現年160歲的丹道高師吳雲青老先生。次日晨,火車抵達安陽,吳老的掌門弟子蘇華仁老師在車站迎侯我們。
一、吳雲青老人年齡之迷
關於吳老的情況,筆者以前就多有耳聞,吳老是在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中被發現的,早在十多年前就曾廣泛見諸報端,1980年9月10日《人民日報》曾發過一個題為《老壽星吳雲青增補為延安市政協委員》消息,其後,不少媒體都曾爭相報導過,吳老的仙容還上過《長壽》雜誌的封面。據當時這些傳媒認定,吳雲青出生於清朝道光戊戌十八年腊月(即1838年),時年142歲。
但是,後來有人杜撰出一種似乎“有科學道理”而又絲毫沒有根據的意見,認為人活到142歲是不符合科學的,宣傳吳老長壽是一種偽科學,吳老年齡根本沒有142歲,吳老冒充壽星顯然心懷不軌,云云。此說一出,報刊也就不再敢刊登宣傳吳老的文章了,吳老的政協委員也被收回。
俗人對吳它年齡的爭論並不影響吳老的生活與修行,政協委員被收回了,正好樂得清修,他本來就沒興趣關心那些俗事,道家修的本來就是不理俗事的清淨心,或許正因為如此,也不能得長壽吧。十幾年又過去了,老人依然健康。
現在看來,那些對吳老年齡的懷疑與指責,是根本沒有道理的,正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為一個壽者,吳老本沒有義務向俗人証明他的年齡是多少,作為一個修者,他圖的就是清清靜靜,快快樂樂,這也正是他的本來的生活俗人盡可以相信,也可以不信,但是請不要亳無根據地懷疑和污蔑吳老的人格。我們看到,自1980年以來,當他作為中國最長壽的老人出了名之後,他並沒有發明什麼長生不老丹在社會上兜售,以謀取什麼暴利,他還是一如平常地生活,依然住那口破窋洞,依然穿土布衣,依然吃的是雜糧。
應當說吳老的年齡確實是個迷,因為我們根本找不到更有力的客觀証據,雖然如此,在吳老居住的延安市青化砭村,有好幾位現年七、八十歲的老人作証說,在他們還是孩提時代,吳老就是一位白鬍子老頭,現在他們自己變成白鬍子老頭了,吳老還是一個白鬍子老頭,還有一些老人反映,吳老凡的牙換了好幾茬,頭髮黑了又白,白了又黑……。由此,我們雖然不能斷定吳老的準確歲數,但《人民日報》的說法也不致離譜,按照《人民日報》的說法,今年吳老的年齡應為160歲了。在已被發現的長壽者當中,吳老可以說是當今的第一壽星了。
道家有句俗話:道不言壽。吳老從不炫耀自己的年齡,總是用“記不清了”來搪塞,或戲稱“五、六十歲而已”。其實,在道家修者中愈百歲者並不稀奇,古者《黃帝內經》有云:“度百歲乃去”。今者,僅據筆者所知,現在在世的年愈百歲的道家成就者就有多人,如:武當山女道長李誠玉(參見本刊1998年第七期),泌陽白雲山道長唐道成,華山道長楊仙洲,等等,均已年愈百歲,又如此京白雲觀曹道長,自言90歲,只是早在解放初他就對人說是90歲,時至今天還聲稱90歲,估計實際年齡早已愈百歲。另據陳攖寧氏著《道家養生秘庫》載,近代修丹法而至年愈百歲者可謂多矣,由此可見,道家文化乃我五千年燦爛中華文化精粹之一,修練道家內丹法可以長壽,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沒有進一步的証據之前認定吳老160歲,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可。
二、潛心修行得大道
吳老出生在一個崇道、信佛、尊儒的家庭,父母均是老實本分而無文化的農民,由於生活困頓,去世頗早,吳老自15歲出家入道家洞天太行山修九鼎神丹道功,吳老對門徒常講:“為人在世最難得的是不立文字,惟靠代代名師口傳心授的內丹道功的全法全訣。”他少年入道,歷經廿餘載,至36歲方學得全法全訣,又習練九載,遂感大成。
吳老40餘歲時,離開太行山,游歷名山大川,結識了不少高人逸士,學到了不少高層次功夫絕學。後身入華山道士之列,潛心修練內丹道功,吳老回憶,一日夜半,打坐行功之時,功態中眼前忽然閃現出一條明晃晃的大道自西北而來,吳老當下感悟自己修練內丹道功成就之地應當在乾位,次日清晨,匆匆辭別華山眾道友,直奔陝北而去。吳老在陝北一帶的古洞和庵觀寺廟中潛心修練內丹道功,後身入青化寺眾僧之列,光陰似箭,一晃又是多年,由於吳老德高望重,被寺中眾僧推舉為長老。及至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化寺發現油礦,廢寺建礦,吳老遂順勢就地歸隱,歸農潛居至今。
道家之內丹絕學,根源自先秦黃老之學,歷代口口相傳及至宋金之時,臻於系統,形成內丹學派,其具體修法可謂環環相扣,步步漸進,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然唯需以絕大之決心和毅力,苦修不輟,方可成就,實現對於生命的超越。吳老的生命實踐,再一次証明了這一點。
三、平平常常清淨心
吳老天性超凡脫俗,喜讀道典、佛經、儒書;興之所至,常常大段大段地背誦吟唱,你不僅可以與他論道,也可以與他談佛,還可以與他講儒,他都能娓娓道來,他曾言:“高僧不嫌高道,高道不嫌高僧,鴻儒亦然,所謂三教一理嘛”。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曾有云:“佛者,白玉也,道者,黃金也,儒如五谷,則近之也。”可見古今所見之略同。三教者,歸根結底修心是也,儒家所謂仁愛心,道家所謂清淨心,佛家所謂慈悲心,在最高境界處歸於一心,所不同者,起手處不同也,路徑不同也,稱謂不同也。
吳老一生淡泊名利,一心只在修丹功,每日夜半子時和卯時,吳老必起身端坐潛心修練,如此忠行百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田間旁作休息中,他也擠時間練功,別人談天說地時,他則在默默練養,將精氣神三寶合一,呼吸於玄關與丹田之間,恍兮惚兮,老鄉門不知其中奧妙,每每津津樂道地講:“吳老是個好老漢,只是有個愛瞌睡的毛病”,殊不知吳老已然進入一個甚深絕妙境界之中了。
在生活中,吳老的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於勞作、生活簡樸,嚴禁煙酒,絕對吃素,較之頭戴羊肚手巾的陝北老農,吳老沒有一點特別之處。在這種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吳老又何嘗不是在修大道,練真功呢?
吳老與俗人不同處的僅在於他的一顆心,清淨而悠遠,光明而不染,年輕而不老,超然而脫俗,神聖而平常……
四、走近吳雲青
在吳老的掌門弟子蘇華仁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安陽市近郊一個僻靜的小院,我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終於走近了這位仙翁。
但見吳老一頭銀髮,髯髯長鬚,果然是仙風道骨,氣宇不凡,他的聲音依然是那樣洪亮,耳不聾,眼不花,古銅色的臉上透出健康的色澤,尤其是他的眼神,透射炯炯神光,時而又流露出一種孩提的頑皮。據蘇華仁老師介紹說,吳老剛剛閉大關出來,這是一種道家內丹絕學,通過這種閉關修練,可以達到“復歸於嬰兒”,心靈與肉體得到一次再造。
南文正副社長代表《中國氣功科學》雜誌社和廣大讀者向吳老致以深深的敬禮和問候,恭祝吳老健康長壽,吳老十分高興地翻閱了我們贈送的《中國氣功科學》雜誌,熱情地與我們進行了親切交談,吳老的談話爽朗而幽默,給我們的印象似乎完全不像一個年愈百歲的老者,而更象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
最後,吳老很高興地與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分別時,吳老大聲地說:“向大家問好啊!”那一刻,吳老的形象似乎化做了一尊雕塑,永遠地,永遠地銘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自 - 中國氣功科學雜誌
一、吳雲青老人年齡之迷

但是,後來有人杜撰出一種似乎“有科學道理”而又絲毫沒有根據的意見,認為人活到142歲是不符合科學的,宣傳吳老長壽是一種偽科學,吳老年齡根本沒有142歲,吳老冒充壽星顯然心懷不軌,云云。此說一出,報刊也就不再敢刊登宣傳吳老的文章了,吳老的政協委員也被收回。
俗人對吳它年齡的爭論並不影響吳老的生活與修行,政協委員被收回了,正好樂得清修,他本來就沒興趣關心那些俗事,道家修的本來就是不理俗事的清淨心,或許正因為如此,也不能得長壽吧。十幾年又過去了,老人依然健康。
現在看來,那些對吳老年齡的懷疑與指責,是根本沒有道理的,正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為一個壽者,吳老本沒有義務向俗人証明他的年齡是多少,作為一個修者,他圖的就是清清靜靜,快快樂樂,這也正是他的本來的生活俗人盡可以相信,也可以不信,但是請不要亳無根據地懷疑和污蔑吳老的人格。我們看到,自1980年以來,當他作為中國最長壽的老人出了名之後,他並沒有發明什麼長生不老丹在社會上兜售,以謀取什麼暴利,他還是一如平常地生活,依然住那口破窋洞,依然穿土布衣,依然吃的是雜糧。
應當說吳老的年齡確實是個迷,因為我們根本找不到更有力的客觀証據,雖然如此,在吳老居住的延安市青化砭村,有好幾位現年七、八十歲的老人作証說,在他們還是孩提時代,吳老就是一位白鬍子老頭,現在他們自己變成白鬍子老頭了,吳老還是一個白鬍子老頭,還有一些老人反映,吳老凡的牙換了好幾茬,頭髮黑了又白,白了又黑……。由此,我們雖然不能斷定吳老的準確歲數,但《人民日報》的說法也不致離譜,按照《人民日報》的說法,今年吳老的年齡應為160歲了。在已被發現的長壽者當中,吳老可以說是當今的第一壽星了。
道家有句俗話:道不言壽。吳老從不炫耀自己的年齡,總是用“記不清了”來搪塞,或戲稱“五、六十歲而已”。其實,在道家修者中愈百歲者並不稀奇,古者《黃帝內經》有云:“度百歲乃去”。今者,僅據筆者所知,現在在世的年愈百歲的道家成就者就有多人,如:武當山女道長李誠玉(參見本刊1998年第七期),泌陽白雲山道長唐道成,華山道長楊仙洲,等等,均已年愈百歲,又如此京白雲觀曹道長,自言90歲,只是早在解放初他就對人說是90歲,時至今天還聲稱90歲,估計實際年齡早已愈百歲。另據陳攖寧氏著《道家養生秘庫》載,近代修丹法而至年愈百歲者可謂多矣,由此可見,道家文化乃我五千年燦爛中華文化精粹之一,修練道家內丹法可以長壽,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沒有進一步的証據之前認定吳老160歲,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可。
二、潛心修行得大道

吳老出生在一個崇道、信佛、尊儒的家庭,父母均是老實本分而無文化的農民,由於生活困頓,去世頗早,吳老自15歲出家入道家洞天太行山修九鼎神丹道功,吳老對門徒常講:“為人在世最難得的是不立文字,惟靠代代名師口傳心授的內丹道功的全法全訣。”他少年入道,歷經廿餘載,至36歲方學得全法全訣,又習練九載,遂感大成。
吳老40餘歲時,離開太行山,游歷名山大川,結識了不少高人逸士,學到了不少高層次功夫絕學。後身入華山道士之列,潛心修練內丹道功,吳老回憶,一日夜半,打坐行功之時,功態中眼前忽然閃現出一條明晃晃的大道自西北而來,吳老當下感悟自己修練內丹道功成就之地應當在乾位,次日清晨,匆匆辭別華山眾道友,直奔陝北而去。吳老在陝北一帶的古洞和庵觀寺廟中潛心修練內丹道功,後身入青化寺眾僧之列,光陰似箭,一晃又是多年,由於吳老德高望重,被寺中眾僧推舉為長老。及至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化寺發現油礦,廢寺建礦,吳老遂順勢就地歸隱,歸農潛居至今。
道家之內丹絕學,根源自先秦黃老之學,歷代口口相傳及至宋金之時,臻於系統,形成內丹學派,其具體修法可謂環環相扣,步步漸進,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然唯需以絕大之決心和毅力,苦修不輟,方可成就,實現對於生命的超越。吳老的生命實踐,再一次証明了這一點。
三、平平常常清淨心
吳老天性超凡脫俗,喜讀道典、佛經、儒書;興之所至,常常大段大段地背誦吟唱,你不僅可以與他論道,也可以與他談佛,還可以與他講儒,他都能娓娓道來,他曾言:“高僧不嫌高道,高道不嫌高僧,鴻儒亦然,所謂三教一理嘛”。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曾有云:“佛者,白玉也,道者,黃金也,儒如五谷,則近之也。”可見古今所見之略同。三教者,歸根結底修心是也,儒家所謂仁愛心,道家所謂清淨心,佛家所謂慈悲心,在最高境界處歸於一心,所不同者,起手處不同也,路徑不同也,稱謂不同也。
吳老一生淡泊名利,一心只在修丹功,每日夜半子時和卯時,吳老必起身端坐潛心修練,如此忠行百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田間旁作休息中,他也擠時間練功,別人談天說地時,他則在默默練養,將精氣神三寶合一,呼吸於玄關與丹田之間,恍兮惚兮,老鄉門不知其中奧妙,每每津津樂道地講:“吳老是個好老漢,只是有個愛瞌睡的毛病”,殊不知吳老已然進入一個甚深絕妙境界之中了。
在生活中,吳老的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於勞作、生活簡樸,嚴禁煙酒,絕對吃素,較之頭戴羊肚手巾的陝北老農,吳老沒有一點特別之處。在這種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吳老又何嘗不是在修大道,練真功呢?
吳老與俗人不同處的僅在於他的一顆心,清淨而悠遠,光明而不染,年輕而不老,超然而脫俗,神聖而平常……
四、走近吳雲青

但見吳老一頭銀髮,髯髯長鬚,果然是仙風道骨,氣宇不凡,他的聲音依然是那樣洪亮,耳不聾,眼不花,古銅色的臉上透出健康的色澤,尤其是他的眼神,透射炯炯神光,時而又流露出一種孩提的頑皮。據蘇華仁老師介紹說,吳老剛剛閉大關出來,這是一種道家內丹絕學,通過這種閉關修練,可以達到“復歸於嬰兒”,心靈與肉體得到一次再造。
南文正副社長代表《中國氣功科學》雜誌社和廣大讀者向吳老致以深深的敬禮和問候,恭祝吳老健康長壽,吳老十分高興地翻閱了我們贈送的《中國氣功科學》雜誌,熱情地與我們進行了親切交談,吳老的談話爽朗而幽默,給我們的印象似乎完全不像一個年愈百歲的老者,而更象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
最後,吳老很高興地與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分別時,吳老大聲地說:“向大家問好啊!”那一刻,吳老的形象似乎化做了一尊雕塑,永遠地,永遠地銘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自 - 中國氣功科學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